為迎合環保爭議的來襲,環保企業—廈門環創科技研發了新產品:無鼓渠道式粉碎型格柵。
環保政策密集襲來,環保產業形勢一片大好時,粉碎型格柵似乎迎來了春天,在2014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環創(廈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道出了很多企業的心聲:“如果不打開枷鎖,讓市場去說話,再多的環保政策也是虛擬的‘高大上’。”
在環保領域,政府應該做什么?環保部科技司副司長胥樹凡認為,環保企業其實并不需要政府給予多少財政資金的支持,關鍵是要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隨著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環保部也正在起草關于做好政府購買環境公共服務的指導意見,已經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預計很快會發布。過去,政府花錢購買很多設備,但是其治理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可能不一定很明顯。如今,通過政府購買環境公共服務,政府不再買設備、工程,而是買一個實實在在的環境質量,政府的投資效益大大提高。所以環創粉碎型格柵必不可少。
在此政策利好下,環創科技預測,我國環保產業將進入又一個發展的高峰期。環保產業的領域,環保服務的范圍、方式和商業模式,資本渠道的開拓,以及政府環保政策的取向等都將發生巨大改變。除了對PM2.5的成分進行分析之外,杭州的多個部門也將聯合進行資料采集,比如環保部門PM2.5的監控數據、急救中心的數據、各大醫院及社區醫院的門診數據、疾控中心死因報告數據等,將這一系列的數據匯總之后,工作人員才能分析出霧霾與人群健康之間的關系
脫硫領域是第三方治理的先行者,早在2008年就開始了,這方面國電清新受益匪淺,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主要是排污企業不愿意開放市場。他們認為有利可圖的,會當成一個利潤來源,交給自己的子公司做;他們認為做起來會虧本的,才拿出來給第三方公司做。
在很多園區,環境企業都是作為第一批企業被引進的,然后再當做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吸引其他企業。但如果這個園區發展不起來,或者園區為了吸引其他企業犧牲環保企業的利益,環保企業的前期投資就會出現很大風險。另外,環保企業還要對整個園區的環境承擔責任,隨著國家監管越來越嚴,這方面的法律風險也在逐漸加大。
中國的環保企業有兩個枷鎖:一是價格,之所以多年來供水的安全形勢越來越糟,并不是說供水企業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而是水價太低了,束縛了企業的服務水平;二是標準,只有高標準才能催生新技術、新服務,“過去我們覺得空氣形勢不錯,因為那時候只有PM10,美國人搞了PM2.5,我們才知道了霧霾。大家都說霧霾會危害健康,但究竟是霧霾里的哪些物質在使壞,這就是研究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們將對霧霾中的12種重金屬、16種多環芳烴、4種陰陽離子等32種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分析,用切切實實的數據來說明這些物質到底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怎樣不同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