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yq.gif) |
型號搜索 |
|
|
|
![](style/images/yq.gif) |
固廢回收再生線 |
|
|
|
環創(廈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總部 固定電話:0592-5029670 公司傳真:0592-5029673 電子郵件:info@hcwater.com 公司網站:www.hcsolidwaste.com 總部地址:廈門市軟件園二期觀日路22號 工廠地址: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五顯路666號
水下固廢事業部 電話:0592-5029670-8010 手機:18106931703 QQ:1622161573
|
|
|
![](images/yq.gif) |
行業資訊 |
|
|
阻礙海水淡化的只是公眾觀念嗎 |
編輯:環創科技 發布日期:2014-6-20 15:18:44 |
|
|
|
日前,一位朋友在微信上轉發了一則關于海水淡化的消息,引起了朋友圈內一陣比較熱烈的討論。
這則消息稱:從6月11日正在舉行的2014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了解到,中國海水淡化利用量已從2005年的0.08億立方米,增長至2012年的1.1億立方米。與會專家介紹,目前國內海水淡化成本每噸約為3.7元,銷售價約為5元,但一些百姓不愿意用經過淡化的海水洗菜、洗碗,公眾觀念制約了中國海水淡化的進一步發展。
筆者對消息中所稱目前國內海水淡化成本每噸約為3.7元、銷售價約為5元的信息心存不解。因為在十幾年前,國家有關單位就曾把淡化海水的期望價格描述為每噸5元,并說隨著技術進步和國家政策的傾斜,海水淡化將呈現可喜前景。八九年前,筆者在參加消息提及的青島國際脫鹽大會時,從專家報告中看到的淡化海水的價格竟與消息中的數字驚人的相似。我不禁在想,難道是10年來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沒有絲毫進步,以致價格無任何變化?難道是10年來電價和自來水價格大幅上漲,對淡化海水的價格沒有任何影響?我真的不愿相信這是殿堂里的專家們著書立說靠文獻,一篇論文用終身的結果,但也許這就是現實的存在。因為有位朋友告訴筆者,遼寧長海的淡化海水7元多一噸。
我國是世界上13個最貧水的國家之一,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而大力發展海水淡化則是前景廣闊的重
要舉措。某些專家把制約中國海水淡化進一步發展的癥結武斷地歸結為公眾觀念,令人不敢茍同。即使按照消息發布者的邏輯,單從價格來分析,也說不通。現在自來水價格幾何,淡化海水又是多少?難道你能強迫老百姓舍廉就高,放著方便的自來水不用而去使用淡化海水?在沙特,所有淡水都來自海水淡化,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每戶一個月的水費只有1里亞爾(約為1.7元人民幣),這難道不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嗎?
朋友圈的討論最后集中到一個問題,就是制約中國海水淡化進一步發展的癥結究竟在哪里?對于這樣的問題,答案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筆者以為有3點:一是淡水短缺的危機意識極其淡薄。人離開淡水將不能生存,這個淺顯常識人盡皆知。但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總認為這還離我們很遙遠,與己無關。因此他們固守傳統觀念,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這種現象不僅在普通百姓中,甚至在決策者中也大有人在。
二是目前的技術仍不足以生產出足夠的質高價低的淡化水。對這樣的說法,也許有些專家不愿意聽,但是我們應該明確,我們搞海水淡化,絕不是為了可以發表幾篇論文,作幾場報告,而是要生產出被百姓認可、接受的產品。商品只有被市場接受才有生命力,這中間絕不僅僅是消費理念的問題。
三是政策引導、扶持力度不夠。如果意識到危機存在,如果認識到海水淡化是解決淡水危機的重要出路,國家就應該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推動海水淡化產業加速技術進步,盡早形成規模。同時實行價格引導,形成市場。既然我們能花大錢做權宜之計的調水,那么為何不能在可持續的領域多下點力氣呢? |
|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