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環創粉碎型格柵有望成支柱行業
具體而言,一是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門檻偏高。目前,我國環保企業中,所得稅稅率為25%,優惠政策主要為“三免三減半”,這對于投資回報相對較低、回報期限較長的環保產業來說,作用不夠明顯。
現行稅法有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采取15%企業所得稅稅率的規定和對企業研發活動給予所得稅抵免的規則,但環保企業大部分屬于中小企業,只有少數可以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大多數由于會計信息規范性限制等原因難以取得研發的抵免,所以絕大部分企業對上述優惠還處于可望而不可及狀態。 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節能減排形勢較為嚴峻,同時我國資源能源利用率長期處在利用效率較低的層面上,造成眾多環境問題。雖然我國在節能環保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也就意味著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空間巨大。
7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進行了總體部署,“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要達到15%以上,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4.5萬億元的產值如果實現,毫無疑問最終必須要落實到消費市場上。根據《意見》,到2015年,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提高15%以上,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節能產品的消費市場得到擴大。
根據《意見》,“十二五”期間需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領域包括:節能產業重點領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服務業等。在節能產業重點領域,《意見》指出,要重點發展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設備等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照明產品、節能汽車等節能產品;以合同能源管理為主要模式的節能服務業。
意見》還提出,到2015年,分別形成20個和50個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專業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環保服務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節能服務業銷售額年均增速保持30%。
在環保產業重點領域,《意見》明確,要發展以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大氣污染控制、危險廢物與土壤污染治理和監測設備為主的環保技術和裝備。同時,要以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火電廠煙氣脫硫脫硝、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為重點,推進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進程。
對于《意見》的發布,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的有關專家表示,“在支持政策方面,鼓勵節能環保產業裝備及產品發展,引導各種資本投資建設先進生產能力;研究制定出臺先進節能環保產品和消費的激勵政策;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環保產業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調整節能環保專用設備優惠目錄和進口免稅目錄等。
另據了解,盡管該意見并未對國家在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規模做出具體安排,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該產業的投入,以有效帶動產業發展。”
“《意見》對金融財稅、土地等方面支持政策進行了規定,下階段,國家有關部門還將從金融財稅等方面進一步推出具體工作細則,包括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等。”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政策方面,對于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集中資源化處理中心等國家支持的項目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安排中給予重點保障。
政策指出,各級政府要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安排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采取補助、貼息、獎勵等方式,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重點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嚴格落實并不斷完善現有節能、節水、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全面改革資源稅。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
民生證券則認為,節能環保主要涉及大氣治理、固廢處理、污水處理、生態修復以及合同能源服務等子行業或方向。從受益程度和時間來看,大氣治理下半年將迎來一系列政策催化劑,預計下半年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行業排放標準提升、限煤等能源結構調整、汽車尾氣治理等領域會將有進一步政策細則出臺。
固廢處理尤其是垃圾焚燒市場空間巨大。保守預計“十二五”垃圾焚燒市場容量近800億元。
專家:加強對環保企業稅收優惠才能促發展
雖然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表示,“環保產業的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環保產業成長性強,就業機會多,市場機會大,亦將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但我國目前與環保產業相關的政策還有很多欠缺,環保科技創新型企業普遍遇到資金、政策等瓶頸。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武漢云鶴定宇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掌握著世界上熱能化學制冷的核心技術,員工只有22名,是典型的環保小微企業。該公司董事長程秋海稱,他們眼下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資金。從銀行貸不到款,而國家有關獎勵資金也不知找誰能要到。由于沒有錢,幾項關鍵性的研發只能擱置。
“地方的水廠本身規模就不是很大,微利的。稅收部分占了總收入的5%到10%,壓力很大。”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說,在稅收政策方面,環保行業和企業沒有專門的優惠政策,“我們只能往高新技術企業方面靠”。
有鑒于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賈康撰文指出,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稅收優惠助推環保產業發展較為直接、有效,可以緩解環保企業長期以來的投資回報不足問題,增強民間資本對環保產業的投資熱情,同時減輕政府對環保經濟的支出壓力。
2012年7月,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加快研究完善和落實鼓勵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稅收支持政策。對于節能、軟件等產業,已出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但在賈康看來,國家對于環保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力度還嫌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