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環境的保護行業的重點6業務領域,包括(1)水保護和污染控制,(2)空氣和氣味污染控制,(3)能量守恒,(4)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回收,(5)噪聲控制和緩解,以及(6)環境咨詢服務。 在香港/廣東省的合作,香港和廣東省的框架協議“,同意實施的”清潔生產伙伴計劃“,這是支持港資企業在廣東省推行清潔生產。 香港科學和科技園,這將是全面完成后,可容納約150個綠色技術公司,第三階段的建設,到2016年完成。 產業特色 據最新數字顯示,香港環保產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19.3%,較上年HK $ 5.6億美元,2010年。由該行業的就業人數在今年為36,080人,占香港總就業人數的1%。 據估計,該行業包括約300間機構,其中主要是小型和中型的企業。他們主要集中在6個業務領域,包括(1)節約用水和污染控制,(2)空氣和氣味污染控制,(3)節約能源,(4)廢物處理,處置和回收,(5)噪音控制和緩解(6)環境咨詢服務。一些公司也從事進口/出口和批發貿易的廢物和廢料。 水資源保護和污染控制提供相關服務的行業涉及生物治療,化學治療,物理治療,污泥處理等,以及監測/測量/分析設備和抽水系統等設備的供應及安裝。 這包括空氣和氣味污染控制的目的的化學物質,如活性炭,催化劑及洗滌液,以及設備的監測和分析服務有關的氣體排放量控制,氣味/有機氣體控制,顆粒控制等,加強通風,過濾,細菌殺滅,除濕/加濕,空氣離子化,除臭和芳構化可能參與。 節約能源,這涉及到渲染回收余熱和壓力,低能源的生產流程和采用替代和/或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節能服務。 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回收,這涉及到設計和供應的廢物處理,貯存,處置和控制系統/設備,以及廢物回收,運輸和回收服務的提供。 噪音控制和緩解,這涉及到設計噪音緩解系統和解決方案,電源的噪音控制設備,如隔音屏障和振動隔離器。 環境咨詢服務,最新的環保技術和技術集成的經驗知識,一些香港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幫助他們遏制污染企業在香港和中國大陸。 WEEE環保園和恢復 進一步的文檔“都市固體廢物(2005-2014)”于2005年出版的管理政策框架,政府已成立了廢物減量及回收廢物管理的戰略重點。其中的焦點是設立環保園位于屯門區,地盤面積為20公頃,提供土地使用回收行業。目前,總面積4萬畝已頒發給企業的廢食用油回收,廢舊電腦設備,廢金屬,廢塑料,廢木材和廢電池。 香港家庭及商業機構出售的電腦和電器及電子設備,每年超過70000噸。為了減少廢舊電腦的數量和廢棄電氣及電子設備(WEEE)棄置于堆填區,政府推出的廢棄電氣和電子設備回收計劃,其目的是引導WEEE再利用和再循環,而不是出售。 環保園WEEE回收中心始建于2011年1月,以幫助妥善處置舊電器和減少對堆填區的壓力。WEEE收集,集中在指定的重大項目,如電視機,冰箱,洗衣機,視頻或音頻設備,微波爐,風扇,熱水器,電飯煲,空調,熱水器,電子游戲和手機。WEEE的贊助商WEEE回收中心進行檢查和/或維修。被拆除的項目是無法修復的,可用的組件和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和再循環。 發展綠色科技 香港科技園(科技園)適應的環保企業,致力于發展環保和清潔能源相關的技術。他們起源于其他經濟體包括香港公司,以及環保企業。企業立足于科技園包括來自美國的杜邦太陽能有限公司,以及比亞迪(香港)有限公司及創益太陽能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建設的政府投入科技園,HK $ 4.9億美元,在2011年年初開始,并于2016年完成的第三階段。這第三階段的發展,是香港特區政府的舉措,推動綠色科技在香港的發展,吸引高科技投資的私人公司。該項目預計將創造4000在境內的綠色技術的研究和發展狀況,并在第三階段,全面建成后,將成為能容納約150個綠色技術公司。 此外,香港是亞洲第一個引進電動汽車在其領土。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 - EuAuto科技有限公司,與香港理工大學開發的電動汽車模型,即“MyCar”,這是目前在歐洲和香港的銷售已經排到了。 最近,大陸比亞迪公司有限公司設置了一個研發辦公室在香港科技園,和其與香港汽車零件和配件系統?及研發中心,并在香港香港生產力委員會的合作,以促進發展的電動車,粉碎型格柵包括新一代零 - 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排放的電動車專用。 粵港跨境合作 在2008/2009財年,政府推出了一項為期五年的“清潔生產伙伴計劃”,撥款HK $ 9,306萬元予鼓勵在廣東的港資企業積極參與改善環境質量,在該地區。援助是考慮到香港在珠三角的工廠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和操作模式,以便作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以創造一個更清潔的環境。工作包括: 節約能源 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 降低生產成本 減少污水排放 港資制造商可以通過清潔生產,符合國家和廣東省的環保標準,提高他們的環保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提高自己的企業形象。該方案針對8個行業,即化工產品,食品和飲料,家具,金屬及金屬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印刷及出版,和紡織品。目前,超過160個環境技術服務供應商,注冊這個程序,包括在香港和珠三角地區的服務公司。 此外,政府正與廣東的大珠三角地區打造綠色優質生活圈。2010年4月,香港與廣東省簽署了“香港/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并同意,除其他外,環保合作,如: 減少污染物:共同探索減排目標及方案,在2011年至2020年在珠三角地區的空氣污染物總量排放。
清潔生產:幫助實施的“清潔生產伙伴計劃”,以支持港資在廣東的企業進行評估,開發示范項目,提供認證服務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少空氣污染
電動車:電動車引入到大珠三角主要城市,如香港,廣州,深圳,共同促進研究和開發,制造,一般的應用和發展相關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大珠三角地區的電動車。 香港/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于2011年8月舉行的第14次全體會議,香港和廣東省同意成立一個聯絡小組,以協調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的活動,包括推動科學有關清潔能源,粉碎型格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中的兩個地方。 作為在香港和深圳之間的戰略合作,在太陽能技術支援中心于2009年在香港科技園正式開業。杜邦公司是一家領先的材料和技術供應商的光伏(PV)產業,是第一個合作伙伴在跨境主動與創新的太陽能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的開發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