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7月出爐,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將擴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應用規模,全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技術,完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生物質作為重要的可再生替代燃料,自然不可或缺。
發展目標:
據記者了解,到2015年,全國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相當于替代化石能源5000萬噸標準煤。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00萬千瓦,沼氣年利用量220億立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00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350—400萬噸,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年利用量1OO萬噸。
發展思路:
規劃指出,優化生物質利用。在糧棉主產區,優化布局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在重點林區,結合林業生態建設,利用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和撫育間伐資源及速生林資源,有序發展林業生物質直燃發電。結合縣域供暖或工業園區用熱需要,建設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鼓勵對生物質進行梯級利用,建設包括燃氣、液體燃料、化工產品及發電、供熱的多聯產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
技術裝備發展:
要完成生物質十二五的發展目標,技術裝備需先行。據北極星電力網編輯了解,十二五期間將會重點發展生物質有關的技術裝備產業。具體技術裝備如下:
“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系統集成及關鍵設備設計制造,高效生物質能發電技術,多能互補利用的分布式供能技術,分布式供能系統與集中大電網互補技術。”
發展投資: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再生能源投資需求估算總計約1.8萬億元,其中,各類生物質能新增投資約1400億元。
總體來看,今后一段時期,可再生能源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將快速提高,從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逐步向可再生能源轉變是世界能源發展的大趨勢。中國作為世界能耗大國,必應趕先。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合理政策保障,提高財政補助,加強相關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加大相關技術和人才的研發和培養等等,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