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大連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投產。這是國內已投產運行垃圾焚燒廠中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也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座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廠。
大連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占地面積7.34萬平方米,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500噸,采用爐排爐焚燒工藝,垃圾焚燒余熱用于發電,年發電量約1.6億度,上網電量1.47億度,服務范圍為大連市內四區和高新園區。為提升垃圾焚燒廠運行后的安全系數,把項目建設成市民放心的民生工程,大連市城建局在建設過程中對項目的每個要件建設,都定位在“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標準。確保了垃圾焚燒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當今世界最高的歐盟2000年標準,其他各項常規指標也全部優于國家標準。焚燒廠投產運行后,市城建局還將在大連市主干路上設置顯示牌,并與環保局聯網,24小時公布在線監測數據。
大連市城建局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大連的生活垃圾都是采用單一的填埋處理模式。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垃圾快速增多,對環境的污染也在不斷加劇,土地的占用量也在不斷地加大,這種模式愈來愈難以為繼。大連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竣工投產,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處理,顯著降低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等危害環境的氣體排放;實現了垃圾的資源化應用,垃圾焚燒不僅能滿足5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焚燒后的殘渣和飛灰,還可用于生產建筑材料;實現了垃圾的減量化排放,同垃圾填埋方式相比,垃圾焚燒后可減量70%、減容90%以上,每年可節約80畝土地,實現了大連市生活垃圾處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