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從6月開始,大連市民用上了生活垃圾“變”成的電。今年年初,大連市政協委員訥建宏提出的利用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加快垃圾焚燒項目建設的提案,已經從紙上變為現實。
世界范圍內,垃圾被公認為最具開發潛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中央臺駐南非記者曉菲向我們介紹,在南非,有的企業就想到請蚯蚓幫忙處理垃圾。
曉菲:南非開普敦有一家著名的五星級大酒店找到了一條回收利用垃圾的新途徑,就是請蚯蚓來幫助,酒店專門建起了一個自己的蚯蚓養殖場,用來處理日常的生活垃圾。大家知道蚯蚓特別愛吃腐爛的食物,他們的胃口很大,經過蚯蚓消化分解以后腐爛的食物變成富含養分的液體排泄物,也是一種相當好的有機肥料,還有垃圾經過蚯蚓分解后是一點異味都沒有,蚯蚓還能夠抑制土壤當中的有害菌,增加有益菌,從而增強土壤的肥力,也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糧食,而且蚯蚓通過吞食有機廢物能把它們轉化成比較穩定的有機物,也可以有助于遏制氣候變暖。
在南非,很多城鎮變廢為寶,把垃圾山變成了花果山。曉菲說:
曉菲:比如在南非北部有一個小鎮叫佛萊伯格,原來是有一片罪犯出沒的荒地,現在居民們在這里種植了大量的橄欖樹,為社區增加了收入,也改善了居民的營養狀況,也大大減少了犯罪。還有約翰內斯堡北面人口密集的一個小鎮戴普斯洛特也是把垃圾山改造成了花園、菜園,一些失業的人利用荒地種起了西紅柿、胡椒、菠菜、蘿卜、南瓜還有草藥等等,還有在南非的德班市郊就有一座與眾不同的垃圾發電廠,是利用垃圾堆積產品的氣體和天然氣的可燃氣體相似的特點,德班成功把垃圾用來發電,這樣既減少了污染也為當地的民眾提供了就業的機會,總之可以說南非為全球的垃圾處理都提供了一些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