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填埋氣體回收利用精制生物燃氣項目(下稱燃氣項目)已完成竣工驗收手續,近期將正式投入生產。記者采訪了解到,該項目是粵東首個同時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氣體回收整治項目,它借助現代科技,將垃圾填埋場變身“小氣田”,從中提純出生物燃氣進行利用。
據介紹,垃圾填埋一段時間后會產生填埋氣體,其中甲烷所占比例約為55%,二氧化碳為43~45%,還有少量的硫化氫、氮氣等其他成分。這些氣體揮發到空氣中,奇臭無比,遇火易燃,對填埋場的生產作業會帶來安全隱患,而且還會破壞大氣層,產生溫室效應。該項目通過機械導排的方式將填埋氣體導排出來,通過一系列工藝流程,把氣體中的水份、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雜質去掉,提純出高濃度的甲烷。
“這樣提純出來的生物燃氣,其基本成分跟天然氣差不多,且甲烷含量可達95%以上,完全符合工業、家庭和車輛使用的標準。”燃氣項目有關負責人說。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戶每日使用3立方米生物燃氣計算,燃氣項目每日產生的生物燃氣可供2000多戶居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