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迪慶州環保局了解到,近年來,香格里拉縣建設沼氣池1.4萬戶、節柴灶3萬口、太陽能2.1萬平方米,農村新能源建設有效促進了生態保護。“家家一個火塘,一年燒8噸柴”的農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近年來,香格里拉縣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大力植樹造林,依靠機制引導,多形式、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林業,逐步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的投入機制,為林業生態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注重造林質量,強化技術服務,采取多種經營形式,不斷創新造林機制,及時制定村規民約,建立護林隊伍,加強新栽幼樹管護,確保了造林成效。每年造林季節到來之前,該縣召開大規模、高規格的林業生態建設動員會,并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努力營造全社會動員、全民動手建設林業生態縣的濃郁氛圍。
隨著林業生態建設的全力推進,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保障功能顯著增強,全縣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提高。據介紹,去年,該縣完成森林管護1360.5萬畝;公益林建設9萬畝;完成22897.8畝退耕地還林;完成核桃種植2萬畝任務。
柴火是生態保護的最大“天敵”,為了減少能源對生態的破壞力度,該縣成立了農村能源工作站及農村能源服務部,建成4個專業技術服務站。為全面做好農村能源建設工作,嚴格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統一供料、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的原則,確保能源項目建設中有人監管、建好后有人管護。該縣對已建成的能源項目進行統一編號,每個能源實施鄉鎮配一名有經驗的技術服務人員,向用戶宣傳新能源設施的維護及安全使用知識。